绿捷环保作为锂电池破碎分离设备领域的领军企业,其技术体系以带电破碎、低温热解、智能分选为核心,通过全流程创新实现锂电池资源的高效回收与无害化处理。以下是其设备的技术亮点与行业价值分析:
一、核心技术突破
1. 带电破碎技术
绿捷设备首创氮气保护下的无氧撕碎工艺,直接处理带电电池,无需传统放电预处理环节。通过密封环境与氧含量实时监控(≤2%),消除电解液挥发引发的燃爆风险,同时降低30%能耗,处理效率提升至传统工艺的3倍,兼容圆柱、方壳、软包等多种电池类型。
2. 低温热解与高温焙烧
低温热解(100-600℃):分阶段去除电解液和隔膜,保留金属活性物质;
高温焙烧(600-750℃):针对三元电池,使锂、钴、镍迁至表面,回收率超98%。
热解气经二燃室燃烧转化为热能反哺系统,实现能源循环利用。
3. 智能分选系统
结合磁选、重力筛分、AI图像识别与柔性剥离技术,将黑粉、铜、铝等组分回收率提升至99%以上,纯度达工业级标准。例如,磷酸铁锂电池回收成本降至商业化水平,攻克行业高值化难题。
二、环保与安全性能
1. 全封闭负压系统
粉尘泄漏减少50%以上,颗粒物排放浓度<5mg/m3,优于欧盟标准;尾气经活性炭吸附+喷淋塔净化,VOCs去除率≥95%。
2. 安全防护设计
配备氧气检测、火焰探测、自动灭火装置及PLC连锁控制,实现全流程本质安全。例如,阻隔阀门防止气流回流,故障率降低40%。
三、经济效益与规模化应用
1. 处理能力与成本优势
单条产线年处理量达5000-3万吨,处理通量1-1.5吨/小时。相比传统工艺,能耗降低40%,金属回收率提升30%。以1万吨电池为例,可节约钴资源1200吨,减少碳排放2.3万吨。
2. 市场覆盖与客户案例
设备已出口至印度、印尼、马来西亚、波兰等15个国家,并应用于赣锋锂业、国轩循环等头部企业,年处理量达万吨级案例中资源综合利用率超95%。
四、行业贡献与未来方向
1. 标准制定与生态构建
绿捷参与制定《动力锂电池物理法回收技术规范》,推动行业标准化。其设备技术被纳入国家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助力形成“回收-再生-制造”闭环产业链。
2. 技术迭代规划
正加速研发固态电池回收工艺,探索电池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并计划布局欧洲、东南亚市场,构建全球绿色供应链。
绿捷环保锂电池破碎分离设备通过技术创新与全产业链整合,解决了锂电池回收的安全性、环保性与经济性难题,成为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其设备不仅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如黑粉回收率>99%、铜纯度>98.5%),更通过“零二次污染”设计推动“双碳”目标落地。未来,随着技术迭代与全球化扩展,绿捷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在锂电回收领域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