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废旧锂电池的综合回收再利用正成为新能源产业链绿色转型的关键环节,多个项目已进入建设或试运行阶段,形成了从破碎回收到高值化利用的完整技术体系,以下是代表性进展:绿捷锂电池破碎分选设备回收系统:实现废旧电池高效、绿色、高值化再利用。处理能力:年处理2万吨废旧动力电池(相当于20万辆新能源车退役量)
核心技术:
带电破碎:氮气保护无氧环境(氧含量≤2%),直接破碎带电电池,安全高效 ;
多级破碎 :粗碎→中碎→细磨,粒径≤0.5mm,极片与金属充分解离 ;
智能分选:磁选、比重分选+AI图像识别,铜铝回收率≥99%,黑粉≥98% ;
金属再生:锂回收率超90%,钴镍回收率≥85%,产出电池级碳酸锂及正极材料 ;
环保系统: 粉尘减排90%,废气净化率≥95%,废水零排放,固废100%利用 ;
系统优势:全自动化、无人化操作,效率提升60%以上,回收率突破99%,再生材料可直接用于新电池制造
湖北孝感:12亿元级废旧锂电池资源回收再利用项目
投资规模:总投资12.2亿元,占地200亩
处理能力:新建2条综合回收生产线,年处理10万吨废旧锂电池
技术路线:物理法+湿法冶金,梯次利用与再生提取并行
回收率目标:锂≥90%,钴≥85%,镍≥80%
产出产品:电池级碳酸锂、镍钴锰化合物等高值材料
全国多点布局:电池回收项目密集启动
2025年下半年以来,江西、广东、四川、江苏、安徽等地多个废旧锂电池回收项目密集开工或环评公示,单项目年处理能力普遍在2万~10万吨之间,技术路线以“破碎+分选+湿法冶金”为主,标志着行业进入规模化、标准化新阶段.
当前,以绿捷锂电池破碎分选设备回收系统为代表的技术方案,已实现废旧锂电池的安全预处理-高效破碎-智能分选-金属再生-环保闭环全链条覆盖,回收率超99%,锂再生率超90%,为退役电池提供了“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绿色闭环解决方案。 同时,黑龙江、湖北等多地项目即将投产,标志着我国废旧锂电池综合回收再利用正从示范走向产业化、规模化,全面支撑新能源产业绿色循环发展。